1988年,一艘从基隆开来的客轮,终于靠上了大 陆的码头。
船上冲下来一位白发老人,脚步快得不像他这个年纪,他叫谢汉光,一个在中国台wān省潜伏了整整42年的“影子”。
此刻,他心里像烧着一团火,只有一个念头:快,快回家,快见到她,那个只做了他9天新娘的女人——曾秀萍。
当他终于站在,老家那扇熟悉的木门前时,手抖得厉害,“咚咚咚”敲门声像敲在他自己心上。
“谁啊?”门吱呀一声开了,一位头发花白、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探出身,手里还拿着没织完的毛衣。
看到门外站着的男人,虽然也是一头白发,却显得硬朗许多。
老妇人愣住了,那眉眼,那轮廓…太熟悉了,像一道闪电劈进记忆深处。
“哐当”手里的毛衣掉在地上,她嘴唇哆嗦着,眼睛死死盯住他,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,唰地涌出来,枯瘦的手抖得像风中的落叶。
“汉…汉光?是你吗?老天爷啊…真的是你啊!” 没等他开口,老妇人已经泣不成声。
42年的等待和煎熬,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决堤的眼泪。
“是我!秀萍!是我!汉光…汉光回来了啊!” 谢汉光的眼泪也夺眶而出。
他想抱住眼前这个,等了他半辈子的女人,可下一秒,他的心猛地一沉,像掉进了冰窟窿。
只见屋里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,身后跟着几个蹦蹦跳跳的孩子。
“奶奶,谁来了?”
“妈,这位是…?”
男人疑惑地看着门口,这个陌生又激动的老人。
儿孙满堂! 谢汉光脑子里嗡的一声,像被重锤狠狠砸中,他看着妻子苍老的脸,再看看这“一家子”,心像被刀绞一样疼。
原来…她早就有了新的生活,新的家庭…自己这42年的等待和坚守,像个天大的笑话,巨大的失落和愧疚,瞬间淹没了他。
他强忍着不让眼泪掉得更凶,喉咙发紧,声音沙哑:“秀萍…看到你…过得好,我就放心了,我不该来打扰你们…我…我走了…”
他像逃一样猛地转过身,想立刻消失。
“你站住!”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,在他身后炸响。
曾秀萍像疯了一样扑上来,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抱住他的胳膊,她猛地转向儿子,指着泪流满面的谢汉光,声音颤抖:
“儿啊,快跪下!叫爹,这是你亲爹!他…他回来了啊!”
轰——如晴天霹雳,谢汉光浑身僵住了,他猛地回头,电光火石间,他全明白了。
42年前离别的场景瞬间苏醒,新婚妻子的羞涩,自己临走前那句“等我回家,等不到就改嫁”…
原来,他走时,爱的种子已经在她身体里悄悄发芽,而她42年没有再嫁,她守着这句承诺,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。
巨大的愧疚和心疼,像海啸般将他彻 底击垮。
“扑通!” 这个经历过枪林弹雨、躲过无数次追捕的硬汉,再也支撑不住,双膝重重跪倒在地上。
在满堂儿孙惊愕的目光中,他像个孩子一样,嚎啕大哭,浑身颤抖,积压了42年的思念、愧疚、绝望、狂喜…在这一刻,彻 底爆发。
哭声撕心裂肺,回荡在小小的院落里…
一切的源头,还要从1946年说起。
新婚9天的谢汉光,1位信念坚定的地xià党,突然接到了,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任务:
秘 密潜入中国台wān省,建立情报网络,为统一大业在敌人心脏里扎根。
一边是新婚妻子,一边是组织的重托,是看不见硝烟却更加凶险的战场,两难的抉择,砸在了他的头上。
蕞终,对信仰的忠诚,压过了儿女情长。
谢汉光抱着哭成泪人的妻子,心如刀割:“秀萍…等我,一定等我回来,如果等不到…就…就找个好人嫁了…别苦了自己…”
这话说出来,他自己心都在滴血。
带着满心的愧疚和不舍,谢汉光踏上了驶向中国台wān省的船。
靠着大学生的身份,他很快在当地一所中学落脚,成了温文尔雅的“叶老师”。
白天教书育人,晚上,他化身“幽灵”,在黑暗里传递着关乎大局的情报。
在国党兵败如山倒、仓皇逃到中国台wān省后,谢汉光他们的情报网,更是像一把尖刀,让敌人处处受制。
但,好景不长。
1950年,当时地下组织蕞高负责人,被捕叛变,一份长长的名单,把数百名英雄推进了地 狱,而谢汉光的名字,赫然在列。
追捕的枪口瞬间对准了谢汉光,他果断逃离了学校,从此,成了真正的“孤魂野鬼”。
深山里躲,密林里藏,追兵的脚步就在身后,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。
吃野菜,喝脏水,睡山洞…支撑他活下去的,只有2个刻进骨子里的念头:
“回组织!回秀萍身边!”
最后,他逃到了台东一个偏僻的林场,顶替了一个叫“叶依奎”的失踪农民的身份。
每天,砍树,种地,日子又苦又孤独,名字是假的,身份是假的,只有对妻子的思念和组织的忠诚,是真的。
林场的工友好心劝他:“老叶,找个伴吧,落地生根。”
可他总是摇头,目光望向茫茫大海的那边。
夜深人静时,他会偷偷摸出那张,藏在贴身口袋里的、早已磨损发黄的结婚照。
指尖一遍遍抚过,妻子年轻秀美的脸庞:“秀萍…你还在等我吗?你…过得还好吗?”
42年孤岛岁月,隐姓埋名,可谢汉光心里的那份爱和信念,却从未熄灭过。
他拒绝了所有媒人,把自己活成了一座,只为归航而存在的孤岛。
转机,在望眼欲穿中终于来了!
1987年,两àn关系回暖,“三通”政策像一道希望的曙光。
当谢汉光(当时还是“叶依奎”)颤抖着手,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“台胞探亲证”时,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,像个孩子一样,捂着脸呜呜大哭。
飞机轰鸣着穿越海峡,他紧抓着扶手,指甲掐进掌心。
42年的隐姓埋名,42年的刻骨思念,42年的坚守…他终于不再是“叶依奎”了,他是谢汉光,他要回家了!
踏上故乡的土地,呼吸着熟悉的空气,谢汉光不禁老泪纵横,42年前与妻子分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
都说近乡情怯,就在离家门几步远的地方,这个面对日本鬼子没怂过、在敌人追捕下没怕过的硬汉,却瞬间崩溃,泪流满面。
昏黄的灯光下,破旧的老屋里,谢汉光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紧紧握着妻子那双粗糙、枯瘦的手,像握着失而复得的稀 世珍宝,生怕一松手就没了。
他哽咽着,断断续续地讲这些年来的经历。
妻子静静地听着,泪水无声流淌:
“汉光,我答应过等你…我没食言。”
他们的儿子,带着妻子和孩子,走到谢汉光面前,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,重重地磕了3个响头。
“爹!” 这一声呼唤,迟到了42年。
这一跪,是血脉的认归,是迟来的孝心,更是对父亲如山般信仰、和母亲如海般深情,蕞深的敬意。
月光悄悄爬进窗户,温柔地洒在2个重逢的老人身上。
他们佝偻着背,紧紧挨着坐在一起,布满老年斑的手,从坐下那一刻起,就再也没有松开过…
你看,这就是谢汉光和曾秀萍的故事。
新婚只有9天,分离却整整42年。
他在孤岛隐姓埋名,躲追捕,熬日子,只为一个信念:活着回去。
她在老家独守空房,养孩子,抗风霜,只为一句承诺:等他回来。
2个人,隔着一道海峡,各自尝尽了人间疾苦,却都死死守着心里那份念想,一天都没松过手。
这故事苦吗?太苦了,苦得让人心尖发颤;
但它又那么暖,暖得像寒冬里最后那点炭火。
它让我们看到:
有一种信念,能穿透42年的黑暗,像钉子一样钉在心里,拔都拔不掉。
有一种情分,能扛过半个世纪的风雨,非但没褪色,反而越磨越亮。
谢汉光用一辈子,守住了对组织的托付;
曾秀萍用一辈子,守住了对丈夫的誓言。
他们错过了太多平常日子,却活出了人心里蕞金贵的东西——“信”和“义”。
故事讲完了,心里沉甸甸的,也许,我们这辈子都遇不上,他们那么大的风浪。
但问问自己:
我们对自己在乎的人,说过的话,许下的诺,是不是也放在了心上?
是不是也能在柴米油盐、鸡毛蒜皮的日子里,守住那份蕞初的心意?
看到这里的你,别犹豫,现在就放下手机,去抱抱身边等你回家的人,去对那个一直为你守着“灯”的人,认认真真说一句:
“谢谢你,还在。”
有些话,不用等42年;
有些爱,就在眼前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